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丰富多彩,代有名家,绘出瑰丽多姿的传世名画,成为中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珍藏。在许多古画名作上,一些题画诗书法生动,翰墨遗香,或为画家自题,或为友人题咏,或为作者抄录前人佳句,或为后人锦上添花,具有自身的艺术特质,宛若画中一景。诗画艺术结合,为古画增添了许多情趣与意蕴。
宋代画家赵孟坚擅画植物,他的一幅《墨兰图》将两丛墨兰刻画得姿态婀娜,飘逸潇洒,气韵生动。多年以后,元代诗人顾敬偶然看到这幅画,睹画思人,忍不住在画的右上角题诗一首:“国香谁信非凡草,自是苕溪一种春。此日王孙在何处,乌号尚忆鼎湖臣。”诗的首句体现了对兰花“国香”的高度赞誉,接着由兰花联想到曾在苕溪做官的赵孟坚,以花喻人,抒发了诗人对前代画家的缅怀之情。
“明四家”之一的沈周诗书画兼擅,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自题诗句,雅俗共赏。在他的一幅《蕉阴琴思图》扇面上,有一首五绝题画诗这样写道:“蕉下不生暑,坐生千古心。抱琴未须鼓,天地自知音。”诗句紧扣画面,呈现出画议结合的美学意趣,将一幅炎炎夏日芭蕉叶下阴凉处古人抚琴消暑的写生图展现在观者面前。作者引用了陶渊明不懂音律却抚弄无弦琴来寄托心扉的典故,抒写了作者隐逸闲适的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令人神往。
宋徽宗赵佶工于书画,宣和年间曾画过一幅《山禽腊梅图》,并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工整地题了一诗于画上:“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诗句紧扣画意,描述了山野间的山禽白头翁自由自在的生活习性,寒冬之时腊梅盛开的凛然风骨,通过画中鸟栖梅枝的画境,诠释了友情的坚贞不渝。加上字形飘忽、笔迹瘦劲的独门书法,堪为画中一景。
元代画梅名家王冕,一生画梅无数,亦留下诸多题画佳咏。在他的一幅《墨梅图》中,作者居然一口气题写了五首长短不一的诗,其中一首颇具特色。诗曰:“城市山林不可居,故人消息近何如。年来懒做江湖梦,门掩梅花自读书。”诗句以城市、山林不可居住、不知故人音讯,来延伸作者与梅为伴、超凡脱俗的心愿。在他的另一幅《墨梅图》中,一首托物言志的题画诗别有一番意蕴:“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作者姓王,巧妙地引用了书圣王羲之“洗砚池”的典故,将画中之梅比照自家洗砚池边的梅树,托物言志,借梅花抒发自己淡泊名利的博大胸襟和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明代晚期,同属吴门派的苏州画家文从简、邵弥曾合作过一幅《松竹梅图》,文从简绘松树、梅花,擅长画竹的邵弥在梅树、松树之间巧妙地添上了一竿新竹,构成“岁寒三友”的完整形象。画上有文从简的一首题画诗:“一树两树花如雪,十里五里香不歇。玉人未来愁思深,三更立尽孤笻月。”诗意清雅别致,烘托了画的意境。与文从简同为文氏族人的文宠光,后来看了此画有感而发,在画上又题诗一首:“鸣凤去已远,湘江春自流。鹧鸪烟雨暮,翠袖不胜愁。”此诗显然是为邵弥补画竹子所题,虽然不见松竹梅的字眼,但细细品味,从中可找到竹子之于“鸣凤、湘江、鹧鸪、烟雨、翠袖”的诗意,以景喻竹,以竹抒情,想象丰富。三人诗书画合璧,可领略到古代文人借诗、书、画唱和的珍贵友情。
清代画家谢彬的一幅《渔家图》中,浩渺的江水,突兀的山崖,芦苇旁的渔舟,舟上的渔人,船头的鱼鹰……一幅江南渔家生活画面尽收眼底。作者画完后兴致不减,在画的左上角空白处自题一诗:“芦中人也莫耽饥,逐日江头理钓丝。爨下蛮娘闲哺乳,相依战胜酒尽卮。”诗句对画上的场景进行了描述:芦苇丛半掩的渔舟上,渔人不会耽误生计,每天在船头整理钓鱼的渔具。已做好晚餐的渔妇开始为婴儿喂奶,而完成了一天劳作的渔夫们则在船头惬意地饮酒。这首诗用写实的词句,与画上景致一一对应,勾勒出江南渔家恬静安然的生活状态。(李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