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应用:智能调节二次侧循环水泵,避免水资源浪费,降低漏水风险。
4. 供配电与能源管理系统
功能:实时监测变压器、配电柜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优化电力负荷分配。
创新技术:结合边缘计算与大数据分析,预测设备能耗瓶颈,支持分时电价管理策略。
5. 电梯与垂直交通系统
功能:实时监控电梯运行状态、楼层位置及故障报警,通过调度算法减少空驶率。
安全联动:火灾报警时自动停运电梯并启动应急疏散指引。
6. 安防与消防联动系统
功能:集成视频监控、门禁管理、入侵报警,火灾时自动启动排烟风机与喷淋设备。
智能化升级:AI识别技术实现异常行为预警,毫秒级响应火情。
7. 冷热源系统
功能:管理冷水机组、锅炉、冷却塔等设备,根据负荷需求动态调节冷热水供应。
能效优化:通过冷冻水供回水温差计算实际负荷,避免过度供冷/供热。
三、子系统的协同运作与技术创新
现代楼宇自控系统通过“感知-控制-管理”三层架构实现子系统联动:
感知层:部署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设备采集实时数据。
控制层:DDC控制器(直接数字控制器)执行算法指令,如调节电动阀门开度或风机转速。
管理层:中央监控平台集成可视化界面,支持能耗分析、故障预警与远程控制。
技术趋势:
AI与数字孪生:构建虚拟模型模拟设备运行,优化控制策略。
碳中和集成:联动光伏、储能系统,打造零碳建筑。
四、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
商业综合体:北京某写字楼通过BAS实现空调与照明联动,年节电30万度。
医疗建筑:杭州亚运村采用智能新风系统,确保手术室恒温恒湿与洁净度。
交通枢纽:南京苏科慧控为机场定制冷热源优化方案,降低制冷能耗15%。
五、未来发展方向
全场景智能化:通过5G与边缘计算实现毫秒级响应,提升系统稳定性。
生态化平台:开放API接口,兼容多品牌设备,构建智慧建筑生态圈。
人本化设计:结合用户行为数据,提供个性化环境调节服务。
结语
楼宇自控系统的子系统协同,是建筑迈向智能化、绿色化的关键。随着AIoT与能源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BAS将不仅限于设备监控,更将成为建筑“智慧大脑”,驱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企业需紧跟技术趋势,选择兼容性强、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多样化场景需求。以上就是楼宇自控系统包括哪些子系统相关知识,更多楼宇自控信息关注官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