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根源要追溯到今年6月的一通意外曝光的跨国电话。
6月18日,佩通坦在以私人身份致电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时,谈到两国边境问题时,不小心脱口而出“叔叔就体谅体谅你的侄女吧”。这段本应保密的对话被录音并迅速传播开来。
在泰国,领土主权问题一向是敏感话题,而佩通坦的“叔侄相称”被反对派解读为“外交上的软弱”,并迅速掀起了“损害国家尊严”的舆论风波。宪法法院迅速启动调查程序,并在8月的听证会上指出,作为国家代表,总理的言行必须体现庄重与克制,即使是非正式交流,也不容许模糊国家立场或损害公信力。
尽管佩通坦团队坚称“通话内容不涉及政策决策,也没有引发实际外交后果”,但法院依据宪法第170条,最终裁定她行为“严重违反政治伦理”,并决定解除其总理职务。这使她成为近十年来第五位因司法裁决被迫下台的泰国总理。
虽然失去了总理职务,但她依旧保留党首身份。为泰党曾公开表示,佩通坦依然是党内“精神核心”,并计划由她继续主导未来大选的候选人布局。
然而,党内的选举制度设计埋下了隐患。根据泰国现行法律,政党提名议员候选人时,必须由现任党首亲自签署提名文件。如果党首有“道德瑕疵”的司法记录,反对党只需要提交请愿书,宪法法院便可审查,甚至有可能取消整个政党的参选资格。
这一点让为泰党无法忽视。佩通坦深知,如果继续担任党首,党内的法律风险将会把整支队伍置于随时可能被对手打击的困境。
更为致命的是,最近的两场补选失利。10月中旬的北碧府补选中,为泰党候选人的得票率远低于对手,甚至在曾是为泰党坚实支持基地的地区也出现了18个百分点的差距。而在中部省份的一场补选中,为泰党遭遇历史性溃败,开票当晚,多位党内资深人士直言不讳:“照此趋势发展,下次大选连150个席位都保不住。”
这些失利背后,执政联盟及其盟友的精准反击显得尤为明显。阿努廷通过民生工程吸引了大量选民的支持,而一些政坛老将也重新归来,提升了反对党阵营的竞争力。
内部的不和也开始显现。10月17日,前党首宋朋突然宣布退出政党,并发表了一篇长文表达对当前领导层的强烈不满。宋朋的离去如同撕开了为泰党内的裂痕,越来越多的基层党员开始公开批评领导层的决策失误。作为最高负责人,佩通坦自然需要为此承担责任。
然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她所代表的他信家族的困境。76岁的他信目前身陷囹圄,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只有佩通坦。而他信的儿子班通达自其入狱以来从未露面,传言称他已经移居海外,彻底断绝了与泰国政坛的联系。
他信曾尝试寻找接班人,但长女萍通坦对从政毫无兴趣,佩通坦的丈夫皮塔卡则因拥有王室血统不能参与政治活动。唯一可能的继承人也因年纪尚小或知名度不足而被排除在外。最终,他信选择将目光转向了家族企业,希望通过这一途径维持家族的生存。
佩通坦在9月的党内会议上明确表示,“下一届大选将不会有西那瓦家族的成员参选”,这一言论释放了他信家族逐步退出政治舞台的信号。对于他信来说,退出政坛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毕竟他在军方与王室的“监控名单”上,任何行动都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持。
辞职的第二天,佩通坦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与父亲年轻时的合影,并写道:“我会一直在。”无数支持者在留言中表达了期待她重返政坛的愿望,但现实是,她想要重新回到权力中心几乎已经不可能。
西那瓦家族在泰国政坛深耕了三十年,从他信到英拉,再到佩通坦,三代人都未能摆脱司法干预政治的命运。如今,这个家族可能会选择转向家族企业,放弃权力中心的位置。对于泰国政坛来说,失去佩通坦这个重要人物,无疑是一个重创;而对于他信家族而言,退出政坛则是一种痛苦的妥协。
这个曾依靠普惠政策赢得广泛支持的政党,最终因一通私人电话和一项司法裁决黯然谢幕,这样的结局令人为之感慨。
接下来的焦点将集中在为泰党能否在失去佩通坦后顺利重组,继续突围;他信家族能否在商界站稳脚跟也将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无论如何,2025年10月22日这一天,将成为泰国现代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那瓦家族的政治篇章,或许真的已经画上句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